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易学 > 易学研究

《地母经》壬寅年之昭示

时间:2022-02-03  作者:南阳周易文化研究会
  • 一、《地母经》

  • (一)、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用于干支纪年法。在我国古代历法中天干地支简称干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合出了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顺序互相配合,形成用以纪年月日时最基本的方式方法,在我国被称之为农历法;因甲与子为天干地支之首,故而又称之为“甲子法”。


    如图示:

    考证干支的起源,其发明者何人,最早出现于何时,始终是一个未知数。随着宇宙间自然万物的进化与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给人们提出了更高更广泛的识别要求,仅凭阴阳五行理论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于是人们开始创造和发明更多的数字或者符号来规范世间之物象,天干地支的产生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据战国末年的

    史书《世本》记载:“容成作历,大挠作甲子”;“二人皆黄帝之臣,盖黄帝(公元前2697年为黄帝元年)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从史料记载中可得知古人从黄帝时代已经开始创作天干地支,并用以纪日月;后来再发展到纪年纪时,纪名(人的名字)等。天干地支的渊源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又一次得到证实,根据现有考古资料在殷商时代就开始用天干地支纪日。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商朝第30代国王)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说明在商朝之前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因此天干地支的出现,开启了我国正确标注年月日时方法新的里程碑,这种用文字计时的方法也一直延用至今。随清末阿拉伯数字纪年月日时的方法进入中国,公元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按照国际惯例改为以数字纪年月日时的方法,这种用数字计时的方式就是所谓 “公历法”,从而使古老而文明的国度进入了公元和农历并存的纪时时代。


    中国历史上官方正式确定下来采用甲子(干支)纪年的这一年的干支为乙酉岁,所以第一个甲子年是汉安帝延光三年甲子岁(公历124年)。清末有人提出黄帝纪年概念,于是推导出几个黄帝纪年的起点,其中一个是公元前2697年,这一年刚好是甲子年,因此就有了甲子第一年与黄帝纪年密切相关的问题。2009年8月1日有人提出《建议建立以中国历史文化为主体的中华纪年体系》,共列出关于黄帝纪年的九种方案,在其中的两种方案中黄帝元年恰好是农历甲子年。因此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甲子年就从公元前2697年开始,这一年为甲子年。公元前2697年--前2638年这60年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甲子轮回。公元前2637年--前2578年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甲子轮回。公元前2577年--公元前58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甲子轮回至第44个甲子轮回。公元前57年--公元3年是中国历史上第45个甲子轮回。公元4年--公元63年是中国历史上第46个甲子轮回。公元64年--公元123年是中国历史上第47个甲子轮回。公元124年--公元1923年是中国历史上第48个甲子轮回----第77个甲子轮回。公元1924年--公元1983年是中国历史上第78个甲子轮回。公元1984年--公元2043年是中国第79个甲子轮回。公元2044年--公元2103年是中国第80个甲子轮回。现在我们正处在中国第79个甲子轮回(公元1984年--公元2043年)之中。但要看到争议还比较大,主要是黄帝的真实年代正在考古中。六十甲子是中国人民古老的发明创造,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纪年为60年一个周期,纪月为5年一个周期,纪日为60天一个周期,纪时为5天一个周期。2022壬寅年是六十甲子的第39年,也是第79个轮回之中的第39年。壬寅年的第一个一千年共有16个;第二个一千年共有17个;第三个一千年共有17个,自2022壬寅年始。


  • (二)、周期律。历史周期律的定义实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都会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因为社会存在的极端不公必然导致社会崩溃,从而达到新的相对公平,周而复始;而农业自然也顺应这种规律。在中国历史循环往复的周期里,历史有"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几乎每一个能赢得200~300年长治久安的朝代,都是从打破原有社会结构,通过"均田"实现相对公平开始的。在农业社会里"田"即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如同今天的资本。研究《地母经》全文及其《春牛图》、《枕中记》等,言语朴实直书,都是根据太岁干支,以六十甲子排列,一年一诗卜,往复循环。是古代中国人民观天察地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和总结,具有真实反映当时周期规律的特征。我认为要动态的看待《地母经》等书籍,为什么近代至今一些主要的变化格局,如地震、洪水、战争、疫情等在书籍中找不到?这是因为社会上有些人搬出古籍来揭示现在的局面,是静止的停留在古代的视野,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历史周期律是历史不断变化的反映,应于时代特征相结合,称之为“与时俱进”,而不能停留在原始状态而没有变化。这不是否定《地母经》,也不能认为是封建迷信,毕竟作为古代中国的农业情况与自然灾害的确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在预防瘟疫和灾害上起到了一定的实际作用。按照《地母经》对应的自然年份进行预测,着重于农业环境,兼顾区域方位变化,往复循环,生生不已,所以此书的局限性很大。对应1976丙辰年,《地母经》预言“太岁丙辰年,春来雨水润,豆麦乏齐燕、田蚕好吴越”。此年东北天降陨石雨,唐山发生大地震,显然缺乏现状的认知,对于发生的自然灾害预测缺乏现实性和准确性。如1937丁丑年抗战爆发,《地母经》却记载“农夫相祝贺,尽愿岁时丰”,描绘了一副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对于发生的日本侵华事件之字未提。自2019岁末始近四年新冠疫情横行世界,经济低迷,洪涝灾害发生,政治、军事等潜在危机四伏,随之各种预言横空出世。2021年国内水患成灾,国际贸易战场激烈,美国及少数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战略攻势进一步升级,台海形势尖锐复杂,我们正经受着世界前所未有的大变局,这些是《地母经》诗文和占卜所未有预言的。其所为的“历史周期律”也只是一个参考而已,因为世界本没有救世主,所有的“救赎”只能靠人类自己把握。社会在发展,世界在前进,今日不同往昔。


  • (三)、指导农事。《地母经》文涵盖天文气象,时令季节,农畜牧渔,养殖种植,虫疫疾病等自然灾害,主要用于指导古时百姓的耕种时机和生活事项。其重在阐释“天时地利人和”的概率,主要倾向于农业领域。在六十甲子的诗卜中都会讲到时空变化,如一年四季的雨水,桑蚕谷麦,长江沿岸各地,耕夫劳作,瘟疫等。如涉及到“瘟疫”,《黄帝内经》之《素问·本能病》篇曰:“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瘟疫”。《吕氏春秋·季春纪》曰“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指出了瘟疫具有的季节性和流行性,与环境相关等因素。古人早就认识到季节性的疾病和某些特殊突发情况,会引起传染性流行疾病。东汉曹植《说疫气》“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在对瘟疫的认识过程中不仅发现瘟疫具有流行性,且认为瘟疫并非鬼神所致,而是因环境问题引起的一种疾病,嘲讽“愚民”以符驱逐瘟疫是可笑而无益。古代环境与今天相比有很大差别,古代举国不过数千万人,人口密度低,流动性差,所以当出现传染病时大多局限于某一个区域,很难造成全国性流行。但即使如此古人所说的瘟疫死亡人数都在数百,所造成的灾害已很严重。随着科技的发展,今天我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传染病学体系,现在主要死亡原因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若以今天十数倍的人口,以及远超古代的流动性和人口密集性来看,如果以古代标准判断瘟疫造成的灾难,现代这些疫情都构不成威胁,因为在我国完全可防可控。2019己亥年末武汉所发生的新冠疫情大流行具有外来突发性,因为武汉湿热很重,具备发疫的客观条件,病毒肆虐。我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采取正确有效的应对策略,遏制了疫情的大传播。但由于现在世界人口的流动性太强,所以从根本上截断极其困难,境外输入的问题防不胜防,美国等西方敌对国家一天也没有停止对我国的多方位进攻。


  • (四)、应时而变。时空流转,境遇变换,今之日不可与古之时类比。《地母经》等姑且聊备一格,今日若依之作为推算世运,或作时岁播种之趋避,实不足以应用。所以今天在进入工业化、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不能用《地母经》《春牛图》等来预测年运。《易经》第11卦地天泰为应时而变,《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下乾上坤相叠,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阴阳交感,上下互通;天地相交,万物纷纭。反之则否。万事万物,皆对立转化,盛极必衰,衰而转盛,故应时而变者泰(通)。这给易学研究者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小往大来”,应时而变,随机发展,关注和把握时运的盛衰和未来。


    (五)、天干地支与命理学。源于黄帝时代的天干地支一直活跃在我国历法舞台上,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种用于纪年月日时的方法一直发展到唐代又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就是融入并成为了四柱命理学的推衍依据。在唐代以前社会盛行一种算命之法,即星命术。古代中国星象学依据研究对象之异大致可分为占星术和星命术,是各种推算个人命运的术数。六朝后期五星推命术流行的同时,又有一种以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为根据的时辰推命术发展起来,始称"三命术",主要依据不同时辰里所生之人禀受阴阳之气的情况来测断人的贵贱祸福。经过唐代李虚中、宋代徐子平的努力,将"三命术"发展为一门以人之始生年、月、日、时四柱干支合为八字来推衍吉凶祸福的命学术数,世人称其为子平术。《史记·司马季主传》:"夫卜者多言夸言以得人情,虚高人禄命以说人志。"《汉书·艺文志》亦云:"星命之说,汉有太乙星子等书推数,行以论凶吉。"四柱命理学源于古代星命理论,成型于唐代。促成这种格局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唐代李虚中;真正使这门学术得到完善和飞跃的关键人物当属北宋时代的名儒徐子平先生。


    二、地母


    为什么此书以《地母经》命名,其与中国人的信仰有关。

    (一)、坤。古以地为《坤卦》之象,蕴复母德,故后世衍述为地母。坤,表示地神,汉代文献称之为“媪神”。《汉书·礼乐志》“惟泰元尊,媪神蕃釐”。颜师古注引李奇曰:“媪神,地也。言天神至尊而地神多福也”。《説文解字》“坤,地也。《易》之卦也。从土,从申。土位在申”。字形采用“土、申”会义,因坤的位置在西南的申位。在古代阴阳观念中天为阳,称乾卦;乾为天,天在上,属阳。地为阴,称坤卦;坤为地,地在下,属阴。天地相对,构成时空,人在其中。坤字的甲骨文缺少,目前可看到的是篆文字体。《易 • 说卦》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易.坤.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宋书.乐志》“山岳河渎,皆坤之灵”。从象形理解,坤由土和申组成,其申字象小孩的两只手搂抱着母亲,稳稳的站立在大地上,意为生育万物之母。中间的一竖比人。坤卦象是三连断,集全阴于一体,全卦无阳,至阴至虚之卦。阴为虚,为柔,虚而能容。至虚则无物,无物则能容,能容则能蓄众。


  • (二)、皇天后土。汉语成语“皇天后土”,出自《周书·武成》曰“告於皇天后土”,指天神地祇,犹言天地神明。远古皇天指天,天帝;后土指地,土神;指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旧时信奉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故亦作“后土皇天”。魏晋李密《陈情表》:“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礼记·郊特牲》记载“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在中国上古时期汉族神话传说中为后土娘娘,是盘古之后第三位诞生的大神,被称为大地之母,是最早的地上之王。“后土”之称始于春秋,其身份、来历有人名、官名、神名等不同说法。汉代列入皇朝祀典,为历代帝王所沿袭。在道教中地母是道教“四御”尊神之一,掌阴阳,滋万物,与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为主宰大地山川的女性神,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山川之秀的女神。道教尊神,全称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亦名“承天效法土皇地祇”。这种对地神崇拜的原因的解释还是比较朴素,古代人类祭祀地神是为了酬劳它负载万物与生养万物的功劳。是中国农耕民族在原始宗教中对土地的崇拜而所信仰的大地女神,是大地之母、万物的生灵,在人们心目中倍觉亲切和崇高,被视为“万物之母,大地母亲”。正因地母具有着生育、丰产与呵护的强大能量,她们使得天下富饶肥沃,人丁兴旺,安居乐业,故后人以“地母”命名《黄帝地母经》。

  • 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1《后土皇地祗》条所载:“天地未分,混而为一;二仪初判,阴阳定位,故清气腾而为阳天,浊气降而为阴地。为阳天者,五太相传,五天定位,上施日月,参差玄象。为阴地者,五黄相乘,五气凝结,负载江海山林屋宇。故曰天阳地阴,天公地母也。《世略》所谓‘土者,乃天地初判黄土也,故谓土母焉。’庙在汾阳,宋真宗朝大中祥符5年7月23日,诰封‘后土皇地祗’,其年驾幸华阴亲祀之。今扬州玄庙观,后土词也。殿前琼花一株,香色柯叶绝异,非世之常品也。真宗皇帝封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按:应为徽宗)”。关于后土神的来历,有各种不同的传说。《国语·鲁语》说神明是共工的儿子,能平定九州,成为地神。《左传》又说是神的名称“土正曰后土”;《周礼·大司乐》称“地示”。《礼·月令》称“中央土,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山海经.海内经》:“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汉代以前“后土”信仰其实是一种土地信仰,《左传》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左传》昭公29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社”。《礼记》“南郊祀天,则北郊祭地矣。祀天就阳位,则祭地就阴位矣”。从汉武帝始官方开始祭祀太一(伏羲)、后土两位神明,据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记.封禅书》和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汉书.郊祀志》记载,当时政府将太一作为至高无上的上帝崇拜,“天神贵者泰一,泰一佐曰五帝”。不久汉武帝又在河东汾阴建后土祠,“上亲望拜,如上帝礼”;二神俨然就是天地神明的最高代表。王莽之时,“谨与太师光、大司徒宫、羲和歆等八十九人议,皆曰:天子父事天,母事地。今称天神曰皇天上帝泰一,兆曰泰畤,而称地祇曰后土,与中央黄灵同,又兆北郊,未有尊称。宜令地祇称皇地后祇,兆曰广畤”。历史建有皇天后土庙,又名坤柔圣母庙,原址在山西省吉县城东北的榭悉村,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 土、地趣释

  • 1、土。《说文解字·土部》“土,地之吐生物者也。象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也”。“土”字在甲骨文象形妇女乳房象征,土地能吐生万物,就是繁衍万物。人们食衣住行所需的一切皆从地出,因而先民告诉我们要敬奉地神,应加以“美报”,进行献祭。


  • 2、地。甲骨文“地”,《说文解字·土部》“地,万物所陈列也。从土,也声”。地字像女性生殖器的象形字,“也”作义符,是因为其形义关系与“土”是一致的。表明在古人的观念里人类的生殖与土地之间有着某种联系。从“地”字的创制,可见古人对土地滋生万物的自然属性已有了充分认识,而这种属性与人类的生育繁衍功能又有类似之处,因而二者在初民眼里便发生了联系。在初民眼里土地不仅仅关系到农作物的生产,还由于它具有旺盛的生产能力,所以被先民看作是生育的榜样,当作生殖力量的源泉。因而古人造“地”字时要用“土”加上“也”字构成。由于土地能生万物,所以古人又将地尊之为“地母”。敬拜地母或地神是许多民族都有的一种原始信仰,据考证大地之神名后土。后土是由初民所祭祀的地母神演变来的,因为地母能生殖五谷。五谷是由野生经人工培植而成,据说这种方法是女性创造的,因此在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时代就称地母为后土。后土后来又演变为地神,更是人们顶礼膜拜之神了。地在上古神话中和天一样都是盘古所造。《述异记》载“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然则生物始于盘古”。《艺文类聚》卷一引《三五历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古人传说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有柱子顶着,有绳子系着。地也有柱子顶着,有大鳌托着,有水浮着。上古神话中还说洪水淹没了陆地,是禹的父亲鲧偷了天帝的息壤撒在水面上,渐渐变成了陆地。土族神话说,远古时没有陆地,整个地球上一片汪洋,是天神把一把土放在金蛤蟆背上才有了陆地。

    3、后土。甲骨文后字,(卜,权杖)(口,嘴巴,借代号令、命令),造字本义为在生殖崇拜的母系氏族时代发号施令的女王,是时代最高权力者;也形象女人怀孕生孩子。“土”字在甲骨文象形妇女乳房象征,两合解是人类乳母之意。后土神的产生源于古人自然崇拜中的土地与女性崇拜,地母是中国农耕民族在原始宗教中对土地的崇拜而所信仰的大地女神,是大地之母,万物生灵,在人们心目中倍觉亲切和崇高。千百年来民众为了生存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之目的,建庙塑像祭祀地母,以求赐福灭灾,给众生带来吉祥康泰。敬奉祈祀地母神已成为历代民众极为虔诚的宗教信仰之盛举。自秦汉以来历代皇帝皆祀后土,礼仪规格与玉帝一样。相传每年农历十月十八日是后土娘娘圣诞日,道观在后土殿,民间在后土娘娘祠隆重祭祀之。
     

     三、经与卜辞


    《地母经》中的“卜辞”,是对经文的补充,以说明经文的正确性。实际是把文理搞反了,卜辞在先,经文在后。先有卜辞,后有经文。所以有现代学者认为《地母经》是后人的伪作,托黄帝之名。

    (一)、经。指经典,历来被尊奉为典范的著作。《白虎通·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经指永恒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著作,后人效法而不可改动;或是某一学科的专门著作,如《地母经》、《山海经》、《水经》等。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老子《道德经》 是保留最完整的经文。《诗经》的经文是在先秦时代,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是7000年前的民歌《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大概是中国最早的诗歌。

    (二)、卜辞,指通过占卜而得到的结论。古代殷人占卜,常将占卜人姓名,占卜所问之事及占卜日期、结果等刻在所用龟甲或兽骨上,间或亦刻有少量与占卜有关的记事,这类纪录文字通称为卜辞。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由于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故称之为甲骨文。又由于主要是占卜的纪录,故有时也称之为‘卜辞’”。卜。远古时用火灼龟甲,看灼开的裂纹以推测出行事的吉凶。卜,甲骨文是象形字,形像树杈。是巫师作为降神道具的“神杖”。《说文解字》“卜,灼剥龜也,象灸龜之形。一曰象龜兆之從橫也”。《周礼.大卜》“问龟曰卜”。《礼记 • 曲礼》“龟为卜,蓍为筮”。说明古代占卜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卜,一是筮。《史记 • 龟策列传》“蛮夷氏羌虽无君臣之序,亦有决疑之卜,或以金石,或以草木”。《左传 • 僖公四年》“初,晋献公欲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唐• 杜甫《秋野》“系舟蛮井路,卜宅楚村墟”。原始民族对于事物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借由自然界的征兆来指示行动。占卜,就是以小明大,以微见著,通过微观与宏观的联系为原理,用龟壳、蓍草、铜钱、竹签、纸牌或占星等手段和征兆来推断未来的吉凶祸福,为咨客分析问题,指点迷津的方法。《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古人认为微小改变会对未来有很大影响。在中国古代,"占"是观察的意思,"卜"是以火灼兽骨或龟壳,认为其出现的裂纹形状,可以预测吉凶祸福。卜的方式源远流长,至少在龙山文化时期已经出现骨卜方式,殷商时代已广泛使用骨卜和龟卜。在后来的周代除了骨卜和龟卜之外,大量采用的是蓍筮。《礼记》"三代明王,皆得天地之神明,无非卜筮之用"。占卜主要是讲吉凶祸福,预测前途。然而吉与凶,祸与福,命运的迕顺,行为的得失,实际上是受社会环境因素和主体能动作用决定的,不过是包含着必然性的两种可能的趋向而已。

    四、己亥岁末三连环


    (一)、2019岁末。再有几天就要进入2020庚子年春节,正当人民欢度新春之际,突发武汉新冠肺炎流行,使中国人民措手不及。中央一声令下,腊月三十,全国各地进入“准战时”状态,居家隔离一个多月。

    (二)、2020庚子年。《地母经》之诗卜原义与现实情况对照,因疫情爆发造成人员多逝,春夏长江流域发生水灾等,都基本印证所述。时间截止2020年3月15日全国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彻底战胜了疫情,经历了惊心动魄而又充满曙光的时刻。期间三军和各地驰援武汉,出现了很多值得可歌可泣的神州颂歌。火神山,雷神山,应运而生成,体现了中国速度。楚文化传说中的湖北乃古楚之地,楚国人认为是火神祝融的后代,祝融(帝喾)则是黄帝的子孙,也是相当的传奇。人的肺部五行属金,火克金。雷神火神具有雷霆万钧之力,战驱瘟神,于是“火神山”“雷神山”之名应运而生。全球疫情肆虐,经济衰退,自然灾害频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到处煽风点火,图谋天下混乱,行霸权主义之势。


    (三)、2021辛丑年。全球形势更加恶化。《地母经》之诗卜唯“春夏均甘雨,秋冬得十分”,爆出春夏均是适量的雨水如甘霖润田,进入秋冬季则有十足的雨水,达到十分的程度。十分为满,满则溢,物极必反,多则成灾。“人民渐苏息,六畜瘴逡巡”。苏息,指安养休息,谓更生,恢复。《后汉书.卷三三.郑宏传》:“政有仁惠,民称苏息”。六畜常指马、牛、羊、鸡、猪、狗,泛指各类牲畜及家禽。瘴,湿热瘴毒,指南方山林中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病的有毒气体,多指热带原始森林里动植物腐烂后生成的毒气;泛指能够导致六畜生病的浊气。逡巡,指徘徊不进,或拖延,或退却,或滞留之意。“六畜瘴逡巡”,意在有些地方病毒可能继续滞留,有些地方会退却,有些地方会反复徘徊。进入辛丑年,由于中国采取了断然措施使疫情继续减灭,国内疫情开始逐渐可控。而在西方世界至今仍大量的扩散,死亡的人数继续攀升。“人民留一半,快活好桑田”;国人由于发生了自然灾害,家中的人只留下一半即可种好农田,其余人们则外出工作挣钱以养家致富,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不利因素的情况下仍然向前发展,建设事业如火如荼。但是多地暴雨成灾,这是《地母经》所没有预料到的,尤其都与台风有关,形成了凡有台风必有洪涝灾害。2021年7月至9月全国多地发生洪涝灾害,7月第一条线来自烟花台风自登陆后直奔河南,造成民众措手不及,仅郑州方圆几百公里均陷入瘫痪,水电燃气和道路全停,一片汪洋,死伤百人,冲毁公路铁路桥梁等,经济损失上亿元。接着8月第二条线自台风登陆直奔湖北,沿四川向西南方向,造成湖北、四川、重庆、贵州等地洪涝灾害,损失惨重。8月下旬至9月第三条线台风登陆后沿湖北、河南、河北、直扑陕西地区,造成多地洪涝灾害,受损面积特大。刚入冬11月中旬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中东部普降大雪,半米深雪造成多地雪灾,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


    (四)、2022壬寅年《地母经》:【诗曰】“太岁壬寅年,高低尽得丰。春夏承甘润,秋冬处处通。蚕桑熟吴地,谷麦益江东。桑叶不堪贵,蚕丝却半丰。更看三秋里,禾稻穗重重。人民虽富乐,六畜尽遭凶”。【卜曰】“虎首值岁头,在处好田苗。桑柘叶下贵,蚕娘免忧愁。禾稻多成实,耕夫不用忧”。

    【解】

  • “太岁壬寅年,高低尽得丰”。

  • (1)、2022壬寅年,按照中国传统干支纪年法中一个周期循环的第39年称"壬寅年",水木相生,值年卦为“水火既济”。以阴阳五行,天干壬属阳水,地支寅属阳木,虽水木相生,但壬寅均为阳性失调,需要防止物极必反。地支寅位于东北方位,为太岁方位,易受东南(巳)、西南(申)方位冲动和冲击。从地支寅看因寅藏丙火,为阳火;与天干壬(阳水)相冲,二阳冲动,皆为失和,预示会来自南方位的暗动。


  • (2)丰。卦象震(雷)上,离(火)下。《丰》卦辞“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彖》曰“丰,大也。明以动,故丰。‘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丰》卦,象征丰硕,丰盛,丰满之义。离为电,为火;震为雷。雷电俱至,威明备足。丰盛之时,自然亨通。但致丰之道,必须有德者才能获得。故有德君王能使天下丰盛,并让盛德之光普照天下。高低指代社会整体,代表各行各业尽得丰硕成果,社会经济复苏,农业丰收盈余,稳定社会,科技发展转好。《象》曰“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离又代表闪电,震为雷,为雷电同时到来之象,意欲盛大丰满;君子应像雷电那样,正大光明审案用刑。2022国家将正大光明的实施各种治理措施,依法治国,打破外敌颠覆和霸权图谋。注意多地雷电俱至,引雷燃火发生山体火灾;有雷电则有地震、暴雨、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需要提防。


    2、“春夏承甘润,秋冬处处通”。春夏风调雨顺,万物生长茂盛。秋季万物归藏,冬季寒雪风啸,而能处处通达。预示2022壬寅年冬季暧阳气和,有利于交通航天等发展。


    3、“蚕桑熟吴地,谷麦益江东”。吴地的概念源于春秋后期五霸之一的吴国,当时吴国的疆域大致在今天的苏南太湖流域、浙北地区和皖南地区。浙北的嘉兴西南部以及会稽山阴(绍兴)则是吴越之争的主战场。也源于汉朝的"三吴",三吴即吴郡(今江苏苏州)、吴兴(今浙江湖州)、吴会(今浙江绍兴)。预示江南产业发展好,也代表市场发展稳定。熟是收成,丰收,有发展。谷麦,指农业。江东,指长江以东地区(今皖南、皖中;今苏南、苏中;今浙江、今江西东北部、今上海这片地区称作江东)。中国历来注重农业发展,这对于中国的经济影响很大,2022年农业发展势头强劲。

    益,象征增益。


    《易.益》卦“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上巽下震相叠。巽为风;震为雷。风烈则雷迅,雷激则风怒。风雷相益,风雷激荡。其势愈强,风雷相助互长,交相助益,声威增长之象。损上益下,象征人民增益,利于有所前往,排难涉险。《易.杂卦传》“损益,盛衰之始也”。对应国家而言该益则益,当损则损,我盛他衰;历史发展盖莫能此。


    4、“桑叶不甚贵,蚕丝却半丰”。桑叶市场物价并不高,比较稳定,指代中国整体经济运行较为稳定。桑蚕指代产业市场运行能力,经济收入或持平,或略有不足。2022年注重经济发展,仍有部分企业有待加快恢复,或转型升级,或进入新的工业发展体系。


    5、“更看三秋里,禾稻穗重重”。三秋指孟仲季三个月,就是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是万物萧杀的季节。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秋主金,主收降,具有收敛、萧杀、冷静之特点。上半年是经济发展的恢复期,下半年始好转期。秋季处处收获丰盛,各行各业发展的喜讯捷报重重。金曰从革,特点是具有杀伐之气,且由夏天的扩张转为向内,收敛。应时国家治理有序进行,反贪追逃和整顿经济环境秩序取得有效成果。


    6、“人民虽富乐,六畜尽遭凶”。大国兴盛,人民富裕,忘战必危。“六畜”指代国家经济发展领域,必遭敌国窥觎,中国必须挺起脊梁反击,否则将成为“六畜”任人宰割。国家面临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世界经济衰退叠加,国际安全环境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与中国毗连的国家形势波动,麻烦仍存。一带一路的战略仍会受到敌对国家的干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俄美英法德印等主要大国纷纷加速推进军事转型,围绕关键领域重点发力,提升“高端战争”能力,2022年或将成为大国军事博弈更趋激烈的一年。长江中上游一带农作物易患病虫害;西南方位仍有地震与涝灾频发。

    进入2022年需要立足新规划,新目标,新发展,树立充分的思想准备,抵御、排除和化解各种干扰,抓住发展良机,必会迎来“虎道值岁头,处处好田畴”的局面。在上半年的疫情斩断期,经济恢复期,形势稳定期,做好“桑柘叶不贵,蚕娘免忧愁’的市场准备,创造机会谋发展。待到下半年“禾黍多成实”,收获五谷丰登,硕果累累时,才会呈现出“耕夫不用忧”的社会升平局面。


    我以拙詩结尾。《七律.红雨随心》:

    “己亥岁末三连环,冠寇暴虐寰球咽。

    神兵伏魔从天降,天使靓姿满城鲜。

    三山巨功撼天地,千金伯礼发神力。

    举国号令舞风雷,人民同舟凯歌旋。”


    【注】己亥岁末指2019年腊月,三连环指庚子,辛丑,壬寅三年,四年如四环相连,四年来面对疫情横行肆虐和军事威胁。冠指新冠肺炎;寇指强盗,主要是外来入侵者。咽指世界发出的声音如哽在喉而低迷沉重。神兵指中国人民解放军之三军指战员。天使指医护人员,驰援各地抗疫;仅20220106驰援郑州的医护人员就有近万名,分布在郑州各地进行核酸检测。三山,指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伯礼指中医名家张伯礼。千金方药指孙思邈之《千金方》治瘟疫篇,概指中医中药显示出巨大的治疗功效。有资料显示这次疫情防控治疗,中药占93%,包括支援国外也有中药莲花清瘟等中药。举国号令舞风雷,2021年7月始至9月全国台风洪水泛滥如猛兽,举国上下听从中央号令,万民同心,与风雷交舞,众志成城战洪灾;面对敌对势力的日趋严重的干扰破坏,风雷激荡,同仇敌忾,直至取得完全胜利。


    (20220116作于郑州金泉,河南辛丑年又逢第4次疫情,近万名医护人员驰援郑州有感。)

来赞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